北欧的夏季,冰雪尽退,万类竞发。它以宜人的气候,独特的景观,著名的极昼,厚重的文化和优雅的生活迎接八方游客的来访。今年六月我们坐游轮前往丹麦、德国(北部)、俄罗斯、爱沙尼亚,芬兰和瑞典等北欧诸国游览。
第一天:
哥本哈根 - 美人鱼的故乡
乘坐SAS航空公司340型空中巴士从新泽西Newark机场直飞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约八小时。机票据说比往年便宜些,来回约八百美元。次日早晨七时到达哥本哈根,此地与美东的时差是六小时。出海关后到火车售票处(Danish State Railways) 买了前往市内中央车站的车票。预订的旅馆Ansgar在车站旁,离下午两点Check in的时间还早,将行李存放后就开始市区观光。
哥本哈根著名景点大多集中在以中央车站为中心、半径约2公里的范围内。为先睹美人鱼(Den Lille Havfrue)的风采,我们从中央车站乘A1公共汽车约十分钟来到长堤海滨公园。首先参观了附近的大本营(Kastellet)和盖费昂喷泉(GefionFountain)。宏伟的盖费昂喷泉中央的一组雄牛雕塑群栩栩如生,表现的是哥本哈根所在地西兰岛形成的神话故事。传说女神杰芬得到国王戈尔弗的许可,同意在他的地盘上(如今的瑞典)挖一块地给她。但国王只给她一天一夜的时间,能挖多少算多少。杰芬把自己四个儿子变成四头牛,奋力将挖出的土地拉往海上,形成了如今的西兰岛。从盖费昂喷泉左转沿着海滨大道上行不远,就可看到举世闻名的美人鱼雕像。她是哥本哈根的象征,取材于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美人鱼静静坐在海边的岩礁上,神态娴静,凝望大海。她将于今年十二月展开九十六年来的第一次远行,目的地是中国上海。作为明年世博会荷兰展厅的镇馆之宝,接受来自世界各国朋友的礼赞。
回行在海滨大道上,海风夹著森林和青草气息的拂面吹来,这才留意浩瀚的波罗的海无声无息陪伴在身边。港口对岸造型摩登的建筑是国家歌剧院,它与皇家宫殿阿玛莲堡宫(Amalienborg)遥相呼应。阿玛莲堡宫的广场中央是丹麦国王菲德烈五世的骑像,四周有四座相连的宫殿,分别为现任国王玛格丽特女王二世的宫寝及各王子的住所。来自香港的前王妃文雅丽在2005年与王子Joachm离婚之前应该是住在其中一座宫殿中。正值中午十二点,赶巧观赏了御林军换岗仪式。位于皇宫西北角的大理石教堂(Marmorkirken)是丹麦最大的圆顶教堂。皇宫旁边的古交易所是典型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它的顶部是盘着四条龙尾组成的龙尾塔,造型非常独特。
信步来到新港(Nyhavn),领略运河两岸风光。这里曾吸引无数名人如安徒生等居住,两岸的建筑绚丽多姿,保留了原有的风貌。岸上商铺林立、游人如织,好一幅北欧风情的“清明上河图“。品尝了丹麦式午餐后前往国王新广场(KongensNytorv),广场中央是的丹麦创建者克里斯蒂安五世国王的雕像,周围最古老的建筑是建于1670年的夏洛特堡宫,如今是皇家艺术学院。广场前方是著名的购物步行街Stroget。顺着步行街回到旅馆后利用北欧夏日的长昼,又去趣伏里(Tivoli)游乐园游玩。据说园名是由英文“Iloveit”倒读而成的。它是丹麦人乃至北欧人最喜爱的童话公园。公园里有各种娱乐设施和许多露天剧场,剧院、电影院和音乐厅都很齐备,还有北欧最大的动物园和水族馆。令人惊喜的是园内还有一座中国风格的楼阁。
来到哥本哈根当然要向童话大师安徒生致敬。第二天早餐后散步到市政厅广场(Rdhuspladsen)。安徒生的铜像置放在市政厅旁的人行道上。他右手持书左手执杖,戴著高帽坐在石墩上,偏头凝望苍天,思绪飞扬,像是又在构思一篇感人的童话。市政厅广场上的主要景点还哥本哈根城创建者阿布萨朗大主教的铜像、神牛降龙的喷泉和市政厅的钟楼。
下午一点从旅馆乘TAXI到自由港码头(Freeport)码头,登上了荷美公司(HollandAmerican)的欧萝丹号(Eurodam)游轮。开始10天的北欧波罗的海之旅。
沃纳姆得 - 恬静的海滨城市
游轮在波罗的海上行驶一夜,清晨时分停泊在德国北部港口沃纳姆得(Warnemunde)附近的海域上。由于刮风起浪的缘故,游轮一直未能获得允许进港的指令。虽然没能进港口,但我还是把原先游览的计划写出来供大家参考。沃纳姆得有连通全德国各地的火车站,它离柏林有三小时车程,游轮会安排柏林一日游的活动,但来回行程约六小时,真正在柏林可游览的时间相当紧迫。因此可考虑就近的沃纳姆得和罗斯托克(Rostock)小城的逍遥游。
上午可到罗斯托克参观。从沃纳姆得港口坐火车约20分钟到达后,换乘6路有轨电车约3站到市中心的新市集广场(NewMarket)。罗斯托克人口接近二十万,原属东德。它是德国在波罗的海沿岸的三大港城之一,主要景点有新市集广场、粉红色的巴洛克式市政厅(CityHall)和圣玛利教堂等。下午返回沃纳姆得,它也是波罗的海的热门海滨渡假区。从港口出来约行10分钟可到达海滨浴场,这里在六十年代曾是天体主义者的乐园,如今昔日香艳的裸体场面早已不复存在,但这里的餐饮和文化仍丰富多彩,是渡假消遣的好去处。港口的标志性建筑物有灯塔和茶壶厅。31米高的灯塔建于1897年,其脚下的茶壶厅 (Teepott)附近有林荫道、古河道和西防洪堤等。
由于不能登陆,游轮立即重新安排了全天的活动。早晨到健身房锻炼一小时后前往餐厅享用早餐,餐后绕行甲板数圈继续晨运。游轮微微徜徉在波罗的海的万顷波浪中,边走边欣赏这海天一色的景致,遥想著当年叱咤风云的维京海盗传奇,任思绪随着海风飘向远方。随后到图书馆阅读有关波罗的海资料,了解到美丽浩瀚的波罗的海从北纬54度起,向东北延伸到北极圈附近。长1600多公里,平均宽度190公里,面积41万4千平方公里,平均深度55米。其海岸线十分曲折,海中岛屿众多。其周围分布的国家有丹麦、瑞典、芬兰、俄罗斯、波兰、德国、爱沙尼亚、挪威、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等。下午仔细参观欧萝丹号这宛如一座移动的五星旅馆的海上璇宫的各个部分,晚间欣赏了热歌劲舞。虽然今天有点遗憾但还是渡过了充实的一天。
塔林 - 古意盎然的中世纪小镇
塔林(Tallinn)是爱沙尼亚的首都。爱沙尼亚(Astonia)位于波罗的海东海岸,面积4.5万平方公里。这个波罗的海最小的国家长期备受欺凌,几百年来先后成为德国、瑞典的殖民地和俄国的附属国,直到1991年才脱离苏联而独立。塔林是爱沙尼亚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北欧保护最好的一座中世纪小镇。其老城区是最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的名胜之一。
今日的塔林分为老城和新城。老城为旅游区,新城为居民区。老城保持着完好的中世纪风貌,它依山伴水建在陡峭的山坡上,分为下城区和上城区(Lower town and Upper town)。下城区是贸易集市中心,上城区是政治和宗教中心。出游轮走十五分钟穿过石砌拱形的老城,进入城内最古老的Pikk街。站在窄窄的街口,仿佛时间倒流,恍如置身于中世纪的世界。小巷幽远,石径马蹄,红顶青砖,窗台鲜花。一扇扇厚重紧闭的屋门后,隐藏着多少历史故事。随PIKK街前行不远处就是行政广场(Town Square)。广场上的行政大楼(TownHall)建于1371年,是北欧仅存的歌德式建筑物。屋顶有一瘦长的伊斯兰寺尖顶直入苍穹。随着城内街道上行,到达上城区ToompeaHill,那里有保持中世纪风貌的古堡和教堂。著名景点有托姆别阿城堡(Toompea castle)、圣玛丽教堂(Church of St.Mary)、亚力山大教堂(Alexandernevesky Nevesky Church) 、圣尼古拉教堂(St.Nicholas Church) 、圣奥立维教堂(St.Olaf Kirik)和圣灵教堂(Holy Ghost Church)。为何在一个山头拥有如此之多的教堂?答案是:前两个教堂是俄式的,第三个属于是德国人的,第四个为丹麦人和瑞典人所用,第五个才是本地爱沙尼亚人的。这些巍峨屹立、古风犹存的教堂默默地向八方游客讲述着塔林几百年的历史轨迹。圣奥立维教堂是当地最高的建筑,当我们沿着狭窄的盘旋石阶向上攀援,到达六十米高的塔台时赫然发现身处全城的最佳观景点,美丽恬静的塔林风光尽收眼底。
清新舒畅的塔林,在一天前对我们来说还是一座遥远而又陌生的城市。但是今天我们在这里经历了太多的惊喜和欢愉。它带给我们的是朴实的风韵和隽秀的风格,它意外地成为我们此次北欧之行中心头最牵挂的地方。
圣彼得堡 -北欧之旅的重彩之笔
终于达到圣彼得堡。雄伟壮丽的圣彼得堡是俄国的第二大城市。我们很多中国人认识它首先是知道它的前名“列宁格勒”。当初选定去北欧这条航线,就是因为它会在圣彼得堡停留2天。圣彼得堡位于波罗地海东角,是俄罗斯的经济、文化、政治、交通中心,作为沙俄帝国的各代首都已有200多年历史。18世纪俄国同瑞典进行北方战争,为争夺的前哨阵地,沙皇彼得大帝用刺刀指着脚下这块远离国家中心的海岸沼泽土地,发出建造一座城市的命令。那时这里人迹罕至,狼群出没。酷爱大海和欧洲文化的彼得大帝在瑞典人虎视眈眈的枪口下,硬是把一个新的都市建造起来。它扩大了俄罗斯的版图,缩短俄罗斯和欧洲的空间和精神距离。历经艰辛的20年,到了1712年圣彼得堡成为了俄罗斯的首都并历时214年。但它也从此成为世界扩张角逐和宫廷权力斗争的血火泥潭。19世纪以来,拿破仑入侵、亚历山大一世反叛、1917年十月革命、二战时德军围城达3年之久,迫使100万市民死于饥饿、疾病和伤痛。如今的圣彼得堡是俄罗斯重要的教学、科研和工业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具观光游览人数上升最快的城市。
第一天的行程为:夏宫(Peterhof Palace & Grounds)、圣伊萨大教堂(St. Isaac‘s Cathedral)和喋血教堂(Church on Spilled Blood) 。
夏宫又称彼得宫,是根据凡尔赛宫的模式为彼得大帝修建的一座夏日行宫,后来成为历代沙皇郊外别墅。它建于1710年,坐落于芬兰湾南岸的森林中,距市区29公里。夏宫占地800公顷,共有20座宫殿及170多个喷泉。宫殿内外装饰极其华丽,两翼均有黄金穹顶。宫内的厅堂金碧辉煌,天花板上的巨画美伦美幻。殿外花园的豪华喷泉群更叹为观止。它被200个金色雕像所环绕,在银河飞溅的喷泉群中有一个半圆形水池,中央耸立着著名的参孙喷泉。大力士参孙(Samson)用力把狮子(代表瑞典)的上下颚撑开,泉水从狮子口中冲天而出高达22米,它象征俄国在1700-1721年北方战争中的胜利。
位于市中心的圣伊萨大教堂是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英国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和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并称的世界四大教堂之一。它最能反映出俄国人民的巨大想象力。高耸入云的教堂高102米、长112米、宽100米,教堂内可同时容纳1.4万人。它以红色花岗岩石柱环抱,金光闪闪的大教堂穹顶是青铜镀金。市内另一所著名教堂是喋血教堂。教堂所在地就是1881年3月亚历山大二世沙皇被革命激进分子暗杀的案发地点。亚历山大二世在俄罗斯的历史上是力图致新社会改革家,他使俄罗斯告别了落后的农奴制。喋血教堂有一组硕大而又色彩斑斓的典型的东正教堂洋葱型的圆顶,极具传统的俄罗斯风格。游览路线还经过圣彼得保罗大教堂,其金色的钟楼高122米,是圣彼得堡最高的空中风景线。教堂内安置着从彼得大帝到亚历山大三世的历代俄国沙皇的棺冢,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的遗骨最终也依返于此。
第二天的行程是上午拜谒凯瑟琳宫,下午参观冬宫。凯瑟琳宫位于圣彼得堡附近的普希金城。凯瑟琳大帝寓所的豪华装饰给人以深刻印象。整个宫殿最的精华部分是殿顶的一组金光灿烂的洋葱头园顶和琥珀宫(AmberRoom)。琥珀宫面积约55平方米,顶部、四面墙和绕柱全由琥珀相嵌而成,其上饰有不尽其数的钻石、宝石、黄金和银箔。这座价值1亿5千万英镑的艺术珍品在二战后期纳粹德国溃退的混乱中离奇消失。经过长年的努力,俄罗斯的能工巧匠们成功再现了琥珀宫这一该国最伟大的艺术珍品。
雄伟的冬宫(Hermitage)是圣彼得堡最豪华之地。它是昔日沙皇的寝宫,后成为凯瑟琳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冬宫现在是埃尔米塔日博物馆(Hermitage)的一部分。该馆是与巴黎卢浮宫、伦敦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齐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博物馆的藏品大多始于凯瑟琳大帝。当年为了彰显权势,她在位的34年间不断大量地收购和拥藏世界顶级艺术品。目前冬宫的400个展厅和陈列室馆中收藏了超过二百八十万件艺术品和历史文物,包括绘画、雕刻、瓷器、地毯、家具、工艺品、货币和考古文物等。其中古希腊的瓶绘艺术、古罗马的雕刻艺术和西欧艺术三部分藏品在世界收藏界最享盛名。馆中见到了达.芬奇的两幅“圣母与圣婴”油画真迹和其它大师的名作。
圣彼得堡这座被伏尔泰赞誉为“集欧洲所有城市精妙于一身的城市”中,极度奢华繁琐的宫廷建筑和装饰给人感官上的刺激十分震撼。在整个城市相当灰暗拘谨的主调的对照下,皇家披金挂银、傲气逼人的张扬风格实在令人感慨万千。
圣彼得堡因其地处北纬60度,仲夏时节的日照达20多个小时,在夕阳西下与旭日东升之间只有短暂的若明若暗的间隙。“白夜”是圣彼得堡的奇观。今晚回游轮后在甲板上观赏到难得一见的午夜落日“Midnight Sunset” 景象。
赫尔辛基 - 波罗地海的明珠
第七天清早游轮驶进芬兰首都赫尔辛基(Helsinki)。赫尔辛基坐落在芬兰湾北部沿海的一个半岛上,是一座古典美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都市,既体现出欧洲古城的浪漫情调,又充满国际化大城市的韵味。在蓝天大海的衬托下,这座港湾城市显得尤其美丽洁净,明快淡雅,素有“波罗地海的明珠”的美称。
欧萝丹号停泊在西港。下船后在旅游咨询站拿张城市地图,乘坐游轮提供的专车(来回$10美元)约二十分钟达到市中心的曼纳海姆大道(Mechelininkau)。顺着这条最繁华的大道向北行走半小时可到西贝柳斯公园。它是为纪念芬兰著名音乐家吉恩西贝柳斯(JeanSibelius)而建的,如今是赫尔辛基的一大名胜。公园中竖立一座取材于教堂管风琴的不锈钢管组合的超现实造型艺术品,是女雕塑家希而顿妮的作品。造型艺术旁边是一个西贝柳斯的头部浮雕。公园里绿草如茵,古树参天,白天鹅优雅地遨游在湖面上。由西贝柳斯公园返回,约行十五分钟到岩石教堂。一路上很奇怪地发现大白天里所有行驶着的汽车都开着车灯。一问才知道北欧几个国家统一的交通法律是,只要汽车一启动不管白天夜晚大灯一定要打开。岩石教堂(TemppeliaukionChurch)是一座十分前卫的宗教建筑。它是赫尔辛基人认为最酷的地标,也是所有造访赫尔辛基的客人的必游之地。它是从一整块天然岩石挖掘而成的,没有一般教堂所具有的尖顶和钟楼,外形像天边闯来的飞碟。教堂园形顶部的玻璃屋顶采光极佳,四壁则完全保持天然花岗岩的石壁纹理。教堂除了礼拜活动外,也是举行婚礼和音乐会的热门场所。
走在朝向古城参议院广场方向的宽阔整洁的大道上,沿途观赏了许多风格独特的建筑物,如国家博物馆、芬兰展览馆、议会大厦和中央车站等。参议院广场(Senate Square)有赫尔新基最著名的建筑群。广场 中央是一座帝俄时代时统治芬兰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雕像。广场北方的赫尔新基大教堂(HelsinkiTuomoiokirkko)结构精美,气宇轩昂,是芬兰建筑艺术的精典。登上堂前百级石阶,可欣赏到希腊神殿式的柱廊支撑着乳白色的教堂主体。教堂高耸的淡绿色的青铜圆顶尽显华彩,在城市的任一角落都能瞧见。与其遥相呼应的是另一所著名的东正教堂(UspenskiKatedraali)。金碧辉煌的教堂位于山坡上,其洋葱形金色屋顶和红砖外墙极具特色。 下午来到南港的露天自由市场(MarketSquare)。五彩硕大的阳伞下排列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摊位,鲜花水果,鱼虾海鲜、手工首饰,陶瓷泥塑,旅游纪念品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花4-8欧元就能把当地小吃尝个过瘾。穿过露天市场来到花园街时路过一个雕像,仔细一瞧是著名的波罗的海的女儿Amanda(HavisAmanda)的铜像。铜像底部有海狮造型。据说当年安装雕像时由于市政府预算出了问题,艺术家差一点拿不到报酬。不过这100年来,从市预算局方向望来,只能看到铜像的背面,也算是艺术家幽市政府一默吧。花园街十分热闹,街心花园繁花似锦,海鸥翩翩起舞,多姿多彩的建筑分布在各个街角,艺人卖力表演,年青人躺在如茵的草地上享受日光浴。我们坐在街边的长椅上,身心早以融入着极致的休闲围氛中,直至四点半必须返船,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美丽优雅的赫尔新基。
斯德哥尔摩 -“北方威尼斯”
进港了,远处是北欧第二大城市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今天的游览线路仍采用一贯策略,先去较远的景点瓦萨沉船(VasaMuseet)博物馆参观,然后再往城里走。八点三十分离船后,花$7美元乘专车到城内,行走二十分钟到达该博物馆。瓦萨沉船是当今惟一保存下来的欧洲17世纪古战舰。它建于1628年,是艘全木结构。原设计为带桅帆的单层炮舰,但当时国王太想向世界群雄展示自己的武力,仓促改建双层炮舰,以致这艘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炮舰在首航离港口不远后遭巨风袭击翻覆一侧,因船身过重而迅速沉没。瓦萨号在斯德哥尔摩附近海底静静的沉睡了333年,直到1961年4月24日才被打捞露出水面。经过专业人员的艰苦劳动,在沉船附近和船体内部找到了大批极为珍贵的实物,并在沉船打捞原址建造了瓦萨战船博物馆。馆内大部分空间被瓦萨船体占据,室内相当黑暗并对湿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围绕着战船的四周是层叠的看台,各层看台与瓦萨号各舱齐平。船头十分豪华,瑰丽多彩金碧辉煌,令人难以相信这是一艘战船。舰旁的展览室里陈列着从海底打捞上来的原“瓦萨”号舰上的实物,其中有帆、炮、遗骸、水手服、工具、金币和根据人体骨骼所恢复的头像。此外还陈列了打捞沉船的各种设备、工具和资料,让整个打捞过程与沉船一道成为了历史文物。遥想当年,瓦萨战舰是瑞典海上争霸的利器,当它瞬间沉入海底,全国上下的震惊和悲哀可想而知,然而历史的福音已蕴藏于此,它是瑞典得享和平的源头。由于瓦萨沉海,国力大损,瑞典这个一度世界上最强悍的国家从此摆脱“波罗的海大帝国”争霸的刀光剑影,改穷兵黩武的扩张政策为工业强国的方略,开始书写真正属于自己的十八世纪传奇。它从此在世界争纷中采取中立政策,避免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炮火,注重自身的工业化建设。如今它国力强盛、人民富足,成为北欧临国学习的典范。
斯德哥尔摩是一座水上城市,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它由十四个岛屿组成的。岛与岛之间由平桥连接。这些桥没有坡度和栏杆而形同马路,让人不觉得过桥跨岛,只是突然耳边传来轰隆水声,才发觉整座城是漂浮在水上的。从瓦萨博物馆出来前往老城(Gamla Stan) 参观皇宫(KungligaSlottet)和御林军换岗。老城是位于市中心的小岛,长宽都仅600多米。它始建于13世纪中期,具今有700多年历史,因从未遭受过战争的破坏而至今保留完好。中午十二点十五分皇宫广场和殿前挤满了观看换岗人群。清脆的马蹄声不疾不徐由远而进,身着华丽服饰的军乐队奏着嘹亮悦耳的音乐前导而行,后面是身着古老庄严军服的宫廷卫队。换岗仪式肃穆庄严,完全履行古老传统程式。换岗仪式结束后,军乐队会为观众们演奏包括瑞典国歌在内的数首进行曲,整个仪式约一个小时。皇宫的背后高耸的建筑是大教堂塔,旁边就是老城广场。坐在广场上咖啡店门口,遥想这小小的天地的前世今生。这里在古代时是集市中心,多少惊心动魄的事件在此上演。例如1520年的斯德哥尔摩大屠杀就发生就于此,当时94位瑞典贵族、主教和平民在三天内被入侵的丹麦人砍头示众。广场中央有一口石井,是昔日供当地居民饮用的唯一淡水井。广场前方是古交易所,现在是诺贝尔博物馆。广场后方的商业区古香古色,装饰着雕像和石刻的中世纪建筑物比比皆是,石砌的小径路面狭窄,两旁布满琳琅满目的小商铺。
位于国王岛(Kungsholmen)的市政厅(Stadshuset)是游人必到之处。隔岸望去,波光粼粼湖水上的市政厅由一座红色建筑物和一个尖塔组成。106米高的红色尖塔高耸入云,上面有三个金色的皇冠在太阳底下灼灼生辉,它代表着瑞典、丹麦、挪威三个国家。由800万块红砖砌成的市政厅内最知名的是俗称“蓝厅” 的巨大宴会厅,它是每年诺贝尔奖颁发之后,国王和王后为获奖者举行盛宴的地方。另一个有名的大厅叫“金厅“,厅内四壁和顶部用1800万块黄金和玻璃拼嵌而成的马赛克画富丽堂皇。我们参加了下午两点半的中文导游。俊秀的姑娘头戴希腊雅典式的花环,将市政厅的传奇娓娓道来。市政厅外的湖滨大道风光极为秀丽,葱郁的花草树木之间以喷泉雕塑装点,美丽的新娘飘逸在鲜花丛中。水中白鸥点点,天上风轻云淡,置身其中,宛若仙境,令人流连忘返。
斯德哥尔摩到处都是树草和海水,给人一种清新透亮的感觉。它与许多北欧都市一样,虽没有罗马的千年古迹,巴黎的顶级建筑,伦敦的名流荟萃,但它自有一番隽永的韵味。它早早摒弃战火硝烟、远离扰世争纷,在碧海翠林的滋养下,从容安逸地展示着典雅祥和的神韵。
基尔(Kiel)-海军重地、帆船之都
基尔是个环境优美的海滨城市,位于德国北部,西靠北海、东临波罗的海,北与丹麦接壤。它是重要工业城市,尤其造船业十分发达,更是德国海军的主要基地。基尔的航海比赛非常有名。每年夏季“基尔周”是全球最大的帆船竞赛节日,素有“帆船之都”的美誉。基尔虽不大,但与世界现代史的进展紧密相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基尔水兵起义导致德国被迫停战,直接促使一战的结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威震一时著名U潜水艇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基尔的港口很摩登,玻璃长廊和宽阔的大厅很有航空港的味道。从这里到汉堡仅一个多小时车程。本地的风景名胜则包括建于14世纪的尼古拉教堂和立于该教堂前的勇士之魂雕塑、一个16世纪的城堡废墟、市政厅和海滨广场等。在基尔附近也有许多美丽的景点,如基尔海滩、施尔克湖(Schilksee)、基尔运河和Laboe小镇等。
在晨曦中我们来到基尔中央车站附近,搭乘100号公共汽车(6欧元来回)到其北面二十公里的小镇Laboe参观海军纪念碑和U潜水艇。下车后右拐上了海滨大道,远方的高大建筑物就是海军纪念碑。壮观的碑体拔地而起,直指云天,从大海上望来像一座巨型的灯塔。纪念碑对面是一艘二战时赫赫有名的U潜水艇。潜水艇通体银灰,散发着冷峻的寒光,外形像一枚大型鱼雷。只身钻进这艘编号U995的潜艇,尝试在极狭窄的空间做各种动作,体验战争时军人们的艰辛。
中午回到基尔时整个城市已沸腾起来。今天恰巧是周末又适逢仲夏节期间,好像全城男女老少都走出居所来到海滨广场。街头音乐会座无虚席,贸易市场人头耸动。老人们喝咖啡聊天,孩子们嘻耍欢闹,青年人表演各种体育特技。人们充分享受着珍贵的夏日阳光,整座城市处处充满了勃勃生机。看码头上桅杆林立、千船待发;大海中南来北往,百舸争流。远处有豪华的游轮和英挺的军舰,近处的百只帆船鼓涨着红、白、蓝、绿的风帆,偶有一、两艘快艇掠水而过,划出一道道晶莹的白练,这风景宛如一曲船舰交响曲。
游轮-海上移动的豪华酒店
游轮度假近来已成为一种时髦的休闲方式。游轮的功能是为旅行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将旅行的艰辛和不适降到最低程度。我们选择游轮的基本条件是,大的船稳一些,但也不是越大越好,以免拥塞,约2000人左右为宜;游轮越新越好;在海上停留时间则越少越好。北欧旅行搭乘了欧萝丹号游轮是个不错的选择。欧萝丹号是荷美游轮旗下以150亿美金于2008年6月建造的豪华级船舰。承续荷美只造中型船以提供旅客更优质服务的传统,该船游客载量约2000,客服比例为5:2。船上有包括亚洲风味的5个主题餐厅以及电影院、剧场、健身房、美容院、桑拿浴室、图书馆、会议厅、酒吧、迪厅、赌场、免税商店、室内外游泳池等,可谓是“海上移动的豪华酒店”。行前曾了解到号称“品味最高雅”的荷美游轮好像不受华人的青睐,旅行社也不热情推荐。但根据我们此次的亲自体验,深刻感受到欧萝丹号的有效管理和贴心服务,游客们普遍都有一种被宠爱呵护的感觉。每日城市游览结束返船后洗个桑拿浴消除疲劳,享用美味的晚宴和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在清洁松软的卧榻美美地睡个好觉,大清早又到了一个新的城市。船上消费约每人每天100美元(海景仓),在北欧物价之高令人咋舌的今天,真是超值享受。欧萝丹号的缺点是没有实行全面禁烟、陆上观光的收费也偏贵。
游轮度假的主要费用包括三部分:来回港口城市的飞机票、船票和陆上观光费用。其中第三项是最可能自行节省的。游轮公司提供的各地“城市游”价格都较昂贵。只要在行前对将访问的城市多作了解,设计符合自己兴趣、时间和体力的线路,可玩得尽兴又省钱。我们除了在圣彼得堡为避免签证的麻烦跟团两日外,所有其他城市都是自由的步行游。北欧的城市都不大,基本上在脚力可承受的范围内。
这次乘游轮的意外收获是欣赏到北欧美丽的峡湾风景(陆上游客无法欣赏到),这也才明白为什么欧萝丹号的船仓90%都是海景舱(OceanView)或阳台舱(Balcony)。尤其是瑞典的出海口有长达50英哩的峡湾,海上群岛星罗棋布,很象加拿大多伦多的千岛湖,但比它更宽阔更壮观。在泛彩流金的夕阳映照下,看群岛间归帆点点,两岸丘陵起伏、茂密树林中红顶白墙的小屋若隐若现,犹如一幅的巨大的维京风情画在眼前缓缓展开,这博大纷呈的美景动人心弦,令人难忘。
小贴士
1。北欧航线每年只开五月中旬到九月底。若欲前往,大约在行前两、三个月就要定位。
2。北欧城市大部分的厕所需交费使用,准备一些0.5欧元硬币以备急需。
3。北欧夏季平均温度在15度左右,早晚天气较凉而且变化极快,最好带上夹克、毛衣和雨衣或雨伞。
4。北欧各国货币使用情况为:丹麦使用丹麦克朗(DKK)和欧元。与美元的兑换率前者为5:1,后者为0.65:1;德国和芬兰使用欧元;俄国货币为卢比;瑞典为瑞典克朗(SEK),与美元的兑换率为8:1。行前可到自己的银行和AAA汽车俱乐部兑换所需外币,但至少要提前48小时。亦可在飞机场兑换外币。如果总额超过1000美元,换钱和退钱都不收任何手续费。
5。北欧通用的电源主要是220v,50Hz的交流电。游轮的卧房大都备有110v/220v两个插口。
6。北欧一些国家的博物馆和景点门票对学生和儿童有优惠,不要忘记带上学生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